第二节
我说,现在很多大学都在跟着搞创业大赛,你是如何评价创业大赛的?作为创
业大赛来讲,应该是一件好事。我认为参加大赛的团队最好有一个技术背景,让我
感到遗憾的是,有的团队没有技术背景,或者有些学校为了名声拿某位教授或科研
机构的成果给学生带去参加。缺少了决策权、投入感、深入的了解,创业计划难免
会沦为作业形式,置之高阁。
创业大赛能带给大学生一个新的择业观念。现在的择业,最高理想集中在两个
方面:一个是高级白领,还一个是政府高官。那么是否还有第三个方向呢?第三个
方向就是创业。
现在就业市场又很残酷,工作不好找,那么有创业这一块让大家去尝试,去实
现自己的理想,我们是应该支持创业大赛的。
就我而言,在参加创业大赛以前,很多理想,包括公司的运作,公司的战略定
位,不是很清晰。在专业管理人员看来,我的想法就是属于不入门的。参加了大赛,
跟有经验的人员交流,并且一步步去做商业计划书、参加答辩,确实很受锻炼。在
大赛里,很多东西对你的要求都是专业化,比如我们的报告,我们的演示,以及我
们的形象。
在上海市和全国性的创业大赛中,我们的形象还是不错的。在上海市举办的那
次创业大赛公开答辩里,我们团队对观众的感染力是最好的;在全国的“挑战杯”
创业大赛里,最后参加酒会内部交流的时候,评委要对各个团队做个评价,对我们
团队的评价是:“同济美特团队代表了上海大学生的风采。”这说明他们对我们的
评价是很高的。
还有,通过创业大赛,给了我们很大的宣传机会,扩大了影响,会有一些风险
投资商跟我们联系。我们在大赛中表现得很自信,而且具备了打攻坚战的心理素质,
有什么困难都是随时解决。
并不是所有的创业团队参加创业大赛后都能成立公司,所以像我们能成立公司
意义更大。这也是创业的行动、真谛,创业大赛主办者、支持者的期望。当然不成
立公司同样也很有益。
大学生创业大赛是资本市场导向型还是学生作业导向型?两种导向,两种命运。
有些大学生认为,创业大赛应该是大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想象力来展示自己的大
舞台,最后能否组建公司做老板不是最重要的。在大学创业大赛中,核心技术、创
业团队、风险投资和客户市场是其中四个关键因素。创业大赛的确培养了大学生的
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,我想,有了这两样东西,不一定非得在学生时代就创业办公
司,以后条件成熟了也可以去创业办公司。
我们已经有产品,马上就可以把产品推向市场。组建一个公司以后,我们会正
规地全身心地去做这件事,我可以不局限在这个产品上,我们会在这个产品基础上
做些横向拓展,向其它领域发展。我们有钢结构技术方面的优势,可以做一些这方
面的设计咨询业务。
钢结构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工业化程度强,你的工业化程度达不到标准的话,
你很难实施,因为它涉及到先进的机械设备、加工设备,而且它的设计复杂程度要
比混凝土高,技术含量高,它是一个工业化产品。作为建筑行业来讲,它是朝工业
化发展应该是方向。
办公司主要由我来筹备,李老师主要把握大的方向。软件产品的开发除了具体
管理组织外,我也亲自做了相当多的开发,对产品有很深的把握。
我们的投资不是很大,因为我们公司不是生产性的项目,而是智力成果性的,
主要就是一些设备啦,计算机……人力大部分是学生兼职的,他们对待遇和福利不
会象社会上那些全职工作的看得那么重,大家更多看重的是:在这个公司里有主人
翁的感觉,还有能够学到东西。
下一节 回目录